2008年1月30日星期三

投资人的游戏(The Game)

股票的真实价值(Intrinsic value)有几种不同的估量方法,其中常用的一种叫股息折现法(Dividend discounted method、DDM)。这个方法简单的说,股价就是这家公司未来所能带来所有股息折现后的总合。而股息与公司盈利相关。

在这个看似简单的算法里,其实含有相当多的主观判断。即使对同一家公司,同样以股息折现法估算股价,不同分析师也会有不同的结论。但假如投资人用这个方法,代表他必需考虑公司未来的成长、经营团队的能力、产品的竞争力等因素,他的想法会像是一个公司的拥有者。而其实股份的意思,也就是公司的部分所有权。尽管一般投资人拥有的是很小的一块。

投资人不是都这么想的。有人想的是,如何完成波段操作。在低点买入,在高点卖出。假如他能成功的话,他的获利将不止是该公司从盈余转化成的股息,他将获得额外报酬,而这额外报酬来自于当时在高低点和他交易的投资人,也就是说,他获致额外报酬是因为有其它吃亏的投资人。

举个例子来看。有天大雄一家人突然对投资感到兴趣,就去找小叮当帮忙。小叮当于是从口袋里拿出”投资虚拟实境”这一套游戏。这个游戏里的投资标的只有一家公司,玩家用虚拟钱币买卖它的股票,小叮当也提供每个玩家一个随身股票机,有实时的各种经济讯息供玩家参考。小叮当这个游戏只让四个人玩,就是大雄、爸爸、妈妈和宜静。玩家要买要卖,只能和另一个玩家成交。

短期内,可能大雄因为运气好,刚好在景气反转前卖出了股票,所以一年下来,成绩最好。但长期下来,譬如过了二、三十年,这四个玩家的整体获利将很接近这家虚拟公司营收带来的获利。因为长年下来,经过那么多次的交易,大家的信息又都相同,有时候占到便宜的人,后来很可能又输了回去。即使某人运气特别好,每次买卖的时机都对,这个玩家资产的增加,也必然造成另一个玩家资产的缩水。而股价不可能没有限制的一直向上,它必需有个底,这个底就是公司的营收。

真实世界里,投资人成千上万,投资标地多到不可胜数。但道理与小叮当的游戏,一模一样。短期投资的成功,必然是另一方有个吃亏的投资人。长期投资的成果,少于投资标的带来的收入。你没有看错,是”少于”。因为在真实世界里,投资人要付出交易成本。

所以,有两条路成为赚钱的投资人。一是占其它投资人的便宜。二是长期投资会赚钱的标的。

很多人致力于第一条路。没有人喜欢被占便宜。所以当你想买入,而你觉得这是个正确的决定时,你一定觉得自己比卖方多知道些东西。你买入是为了赚钱(难不成是为了赔钱?),假如会赚钱,那卖方为什么还要卖呢? 所以一定是你多知道了些什么。

相同的,假如你是卖方,你一定也觉得自己比买方多知道些东西,你想卖出,表示你觉得这个投资已经没有继续持有的价值,假如真是这样,那电话线的另一端,为什么有买家想买呢?

举个例子,譬如有个台湾的投资人,细心追踪台积电的股价好一段时间,除了每天看线图之外,他对台积电的营收状况,公司营运也下了很多功夫去了解。终于有天,他看到一个绝佳的买点,决定进场了。于是下了单子。你觉得在另一端卖股票给他的会是谁呢? 会不会就是新兴市场教父Mark Mobius? 还是安本亚太基金呢? 你有没有怀疑过,另一边到底是谁?是我比他多知道些东西,还是刚好相反,是他比我多知道些东西呢?

市场上每一家公司的股价都有成千上万只眼睛在注意着。人力有限,有的投资人知道某些消息,有的投资人知道其它消息,有的投资人顾到某些面向,有的投资人顾到其它面向。但这成千上万的投资人整体所知道的,将含括这个世界上所有跟这家公司股价有关的讯息。所以不时被投资人估量的股价,就是综合这些所有已知讯息后的表现。当下的股价,就是市场觉得合理的股价。今天,就算是一个只知道滴口水,不懂得DDM的两岁小孩,甚至是只知道骨头,不懂得股票的小黑狗,下单用市价买股票了,他们也会得到当下市场觉得合理的价格。

当下的价格,就是合理的价格? 两岁小孩,小黑狗也可以买到合理价?那投资人在研究什么呢? 他们在研究,”未来”。而且常是不远的未来。他在想,未来股价到底会怎样。投资人用基本面,用技术面,用各种可能的面,想要知道未来市场的走向。

既然目前的市场价格就已经是所有已知讯息的反应。未来的市场价格将由两个因素决定,一是新讯息,二是群众心理。

新讯息是什么? 就是”新”的,现在没人知道的一个未来事件。你如何能预测一个未来事件。基本面,技术面,还是什么面可以让投资人预测未来吗? 去年,当走路的念头在王又曾的脑海里成形的时候,用各种资料评估中华商银的股价将上涨的投资人,就已经被打败了。而评估出中华商银股票将下跌的人,不是预测对了,是猜对了。

第二个因素是群众心理。当市场乐观,投资人会愿意用20块钱,买一块公司的营收,可是当市场悲观,公司的一块营收,投资人可能只愿意用5 块钱买。于是当乐观转悲观时,你将看到整体市场的滑落。有什么事件会导致群众心理的转变呢? 恐怕还是未来的事件。当911计划飘进宾拉登的思绪时,任何对于2001年9月,投资人心理的乐观预测就已经不对了,而对于投资人心理的悲观看法,则是猜对了。群众心理甚至不需要任何的理由,它想变就变。于是我们常可以看到某天不知怎么的,市场整体大涨,或是没有理由的大幅下跌。

这样看来,最适合当股海”老师”的将是有心理学位的占星专家,因为他有对于未来和群众心理的最佳掌握。

用一点常识,人人都有的common sense,你会知道,这两点都是不可能掌握的。

很多投资人想,那么我不要自己挑股票来投资,我将钱交给基金公司,由专业的经理人才和分析师团队,来为我做决定,总可以带来更高报酬了吧。不过,未来股价的决定因素,不会因为你是散户或你是明星经理人而有所不同。经理人面对的,一样是不可预知的市场。

所以William Bernstein在他的The Intelligent Asset Allocator一书中说道”There are two kinds of investors, be they large or small: those who don’t know where the market is headed, and those who don’t know that they don’t know.”就是说,市场上只有两种投资人,一种不知道市场将朝那个方向走,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其实不知道市场方向的人。

假如基金经理人,经由专业的努力,可以替投资增加价值的话,那我们可以看到,他们的表现超越市场整体表现的平均值。我们就来看看过去基金经理人的表现到底如何。(ps因为美国是全球基金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,也留下长期的基金表现记录,所以在这些举例中,会常看到美国的例子。)

此图表取材自Mr. Bogle的As the index fund moves from heresy to dogma…..what more do we need to know?演说

这张图表表示出1970到2003这33年间,147支美国国内股票基金的表现情形。我们可以看到几点。第一,在起始点1970年,有355支美国国内股票基金,过了30多年后,到了2003年,只剩下147支。也就是说,有355-147=208支基金,在这期间消失了。为什么会消失? 原因很简单,表现太差。表现差,留在那里丢人现眼,又不会有投资人愿意投入,所以不是被合并就是被拖出去斩了。表现不好到无法存活的基金有208/355等于58.6%。

第二,剩下来这147支基金,这30年的表现,只有23支是胜过市场表现的。这23支的只占原始基金总数的23/355=6.5%,而且这些基金没有,请注意是”没有”,特别的特征,让你在1970年,就可以辨识出它们会是33年后的优胜者。

事实证明,绝大多数专业经理人,都无法为投资加分,他们很难超越市场表现。原因其实很简单,他们就和散户一样,面对的是未知和未来。那为什么,为什么在金融市场上,投资人到处听见基金公司的吶喊,”让我们的专业为您的投资把关”,”让我们替你的投资加分”。而事实上,他们很难为投资人带来超越平均的报酬。为什么你看不到基金公司,拿出上面那张表,承认自己其实没那么厉害。为什么? 答案其实很简单,不然他们靠什么吃饭。

他们受过专业的金融训练,难道我举的这些例子他们会不知道。嘿,其实他们知道的比谁都清楚。只是,你们投资人还是不要有太多人知道好了,不然谁愿意把钱交给经理人呢?

所以William Bernstein接下来说道”Then again, there is actually a third type of investor—the investment professional, who indeed knows that he or she doesn’t know, but whose livelihood depends upon appearing to know.”第三种投资人,就是假装自己知道市场脉动的专业人士。

然而人们很容易相信,努力总应该可以多带来些什么。专业人士可以做的比我们更好。于是我们看到了投资方法的改变。

这张图表显示出,过去50多年来,美国投资人直接持有国内股票的比例。可以看到,在1950年,全美国的股票有91%是被投资人直接持有的,到了2004年,只剩32%的股份是被投资人直接持有的。其它股份,是被间接持有的。也就是投资人自己买股票投资的比例,逐年下降。透过基金等方式间接持有股票的,逐年上升。在2004年时,已经有68%的股票是被基金,退休金资产管理公司等法人机构所持有。其实市场的大部份就是由金融专业人士所组成的。市场就是他们,他们就是市场。他们做为一个整体,如何能”打败市场”。

假如市场整年的报酬是10%,这些法人机构整体的表现有可能是11%,12%吗? 持市场七成股票的金融机构,会都持有那些表现比较好的股票吗? 那些表现不好的股票,是谁持有的。有股票可以不被持有吗?

当市场的多数,已经是这些金融机构时。你用膝盖想就知道,他们的整体表现,其实会很接近市场整体的报酬。再用高等一点的脊椎想一下,你就会知道,他们的整体表现其实应该是市场报酬扣掉成本。这里的成本包括,基金经理费、保管费、12b-1 fees、基金买卖股票的交易成本等。

也就是说,只要你有和市场报酬一样的回报,你就可以打败50%的基金。加入考量这些基金的成本,通常在1.5%上下,市场报酬将可以打败不止50%的基金,而是60-70%的基金。而因为每年,表现好的基金会轮动,今年表现好,明年表现不一定好,长年下来,你只要持有市场报酬,你就可以打败八到九成的基金。理论上如此。而实际上,It works!

回到首页:请按这里

初来乍到:请看”如何使用本部落格

相关文章:
股票与果树

适时进出的行与不行

最好与很好的抉择

买基金的目的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