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2月2日星期六

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读后感 (2003年版)

这本书常被列在投资新手必读书单之中,绿角倒是看了一些其它的东西,才回来看这本书。读完之后,觉得的确值得新手一看。我想,在市场打滚多年之后,再回顾此书,应有不同感受。

漫步华尔街这本书在1973年初版,其后分别在1975、1981、1985、1990、1996、1999和2003年再版。多次的再版证明了此书历经多变的市场环境,却仍是值得参考的投资指引。

书的第一部分指出支撑价格的两个要素,理性的估价因素和不理性的心理因素。理性的估价的基础原理,就是一项投资的合理价格,就是它未来收益的折现总合。而心理因素说的是,一项投资的价值,在于别人愿意出价多少来买它。两项因素都言之有理,也形成此书之后的两条轴线,在之后的内容,将不时看到它们的身影。再来作者回顾了投资市场上的历来的重大泡沫,还有一些市场的不光明面,像安隆公司的伪帐(Enron),还有证券分析师建议投资人买进自己根本不看好的公司等事,很有参考价值。

在第二部份,作者审视专业经理人的能力。他们分析股价的方式有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两大方向。作者以有点”风趣”的方式描述技术分析师。其中有段很有意思。作者有次在上课时,请学生丢铜板,从股价50画起,正面股价涨0.5块,反面股价跌0.5块,连丢数十次后,每个学生都各自有张起伏的股价图。里面有技术分析各种常见的图型,包括W底,M头,颈线等等。作者拿了有个向上突破线形的学生图表,让他分析师朋友看到了。分析师问,这是那家股票,这太典型了,下周这家公司一定涨15%。当作者告诉他,这是学生丢铜板画出来的,分析师觉得非常不快。作者列出各种常见的技术分析技巧,并一一驳倒。事实上,作者认为,任何为大众所知的技术分析方法,都不会带来高于市场平均的报酬。他也列举了过去曾叱咤风云的技术分析师,和他们终究无法预测市场的结局。业界也早知道技术分析的效益,但现在华尔街金融圈的分析师仍有约10%采技术分析,因为藉由技术分析得到的买进卖出讯号,可以当作给一般投资人的服务,而为金融业者带来丰富的交易手续费收益。

但基本面分析师就有比较高尚,分析比较准吗?作者解释基本分析的过程,中间还是夹杂了太多人为的估算。他还举例,上市公司是怎样”款待”这些分析师的。有太多人为的因素会让基本分析产生南辕地北的估价。网络公司大行其道之际,也是大公司的分析师,相信这样的股价是合理的。

第三部分讲效率市场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。作者并一一反驳描述市场不具效率的论点。最后第四部份讲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架构个人的投资计划。

很多人买基金的原因,是因为他们相信专业的经理人和分析团队,将带来比我们这种业余投资人更好的报酬。假如市场就只有一个专家,其它都是信息不足时间不够的业余投资人,或许这样的假设是成立的。

不过,专家不只有一个。现在的市场,是专家和专家在拼。有什么理由,某个基金公司的经理人就是会比较厉害?基金公司都是全天候注意市场动向,与上市公司建立第一手联机,养一堆精明的分析师。假如有专业的人都比较厉害,那么谁会是表现输大盘的人。假设某股市的整体平均报酬是10%,一定有一半的人获利高于10%,另一半的人获利低于10%。

很多人以为投资该市场的整体基金表现平均,应高于平均值10%。但统计证明,这些专家的平均表现输给整体市场的平均。专家的平均和市场平均的差,刚好等于基金的经理费等成本。这个以实际验证理论的统计结果,准确到令人讶异。

这在博格谈共同基金一书也有提及。这些专家,有一半的人高于平均,一半的人低于平均,而因为专家平均输市场平均,所以表现在大盘之上的基金,是不到一半的少数。因为每年表现赢过大盘的基金会轮来轮去,所以长期下来,假如你每年都获得市场平均的报酬,你就会胜过大多数主动经营基金。

这个理性上太合理的现象,却有个心理上太难受的理由。假设有十支基金投资在某市场,你选了指数基金,那你就是放弃了第一名,长期下来指数基金通常会落在第二、三名,90%会是在前五名,运气稍差,还可能掉到第六名(因为Dunn’s Law)。每年那些投资在该年第一名的基金的人,都会在你面前,在你看到的讨论区里,跟你吹嘘他又赚了多少。为什么要放弃选到第一名的基金的机会呢? 于是投资人看星星、看Sharpe ratio、看线图、看经理人、甚至看起真的星星,只为找到未来的第一。

为什么投信公司都说”过去表现不保证未来收益”,因为他们都知道过去表现和未来收益间其实没什么关系。你会说,有啊,难道Peter Lynch的表现是假的。对,他的麦哲仑基金的确有耀眼的表现。但那是当你回头看,才发现原来有人那么厉害。举个例子,Legg Mason Value基金经理人Bill Miller过去15年,年年打败S&P 500指数。假如你说,这就是了,下一个Peter Lynch一定是他了,然后今年买进这支基金。那么你会看到,到2006年年底,标普500有16% 的报酬,而该基金输了近10%,只有6%的报酬。

你要事先挑出表现胜过大盘的基金,才有可能胜过大盘。或许有时候你会挑中,但要年年事先挑出会赢过大盘的基金,和挑出下一支微软是差不多的难度。假如晨星的星级评等就是胜过大盘的保证,那么可以想见这些数据将不会公开,而会卖给出价最高的投资人。选了指数基金,就是放弃荣耀。这是多么违反人性的事。大家总是希望自己有个”成功”的投资经验,至少是赚到可以在朋友前说说嘴的。但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标,还是拿来跟别人比呢?

绿角觉得运用市场效率的指数基金,就是投资市场里的大巧不工。运用市场的力量,而不是去和这个力量对抗。长久下来,将有可观的优势。接受指数型基金和执行资产配置所需的心理素质,其实完全相同,就是放弃当第一的想法。不要以为自己可以预测明年是股票好还是债券好,而去追求自以为将有最高报酬的市场。也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挑出表现将赢过大盘的基金,而去挑选过去曾经赢过大盘的”好”基金。用合理的预期,用稳当的指数基金,将有最大的机会,达到自己的理财目标。

回到首页:请按这里

初来乍到:请看”如何使用本部落格

相关文章:
超能力与选股技巧

主动与被动的加减乘除

不要只看星星

Asset Allocation—Balancing Financial Risk读后感

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读后感

值得一看的中文理财书单(My Booklist for Chinese Readers)

國泰世華銀行”2007年全球指數投資操作策略研討會”參加感想

没有评论: